close

五十多年前一群從比利時來的聖母聖心會神父風塵僕僕來到萬華,先後蓋了四座聖堂,培育數個傳道員,引領當地居民領洗進教上千人。當時萬華的物質生活匱乏,有些孩童因為家庭的經濟因素無法上學接受教育,於是神父們積極向國外募款,創立光仁小學、中學以及幼稚園,並引進特殊教育,在學校開辦啟智班,以及社區啟能中心,待這些學校和機構成熟穩定,聖母聖心會便將這些事業移轉給地方教會--台北總教區,協助教區成立光仁文教基金會以及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由總主教擔任董事長直接管轄,修會將這些事業交出之後,持續分辨時代的徵兆,成立平安居服務街友,並調整懷仁全人發展中心的型態,力求兼顧身心與信仰的輔導。

 

這些歷史是筆者之前在萬華堂區工作七年當中,從教友們口中得知,或許每個人對其中的細節或源由解讀不同,但是修會為建設地方教會而努力的精神總是讓人津津樂道。而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全台各個角落,許多傳教士將一生奉獻給台灣人民,興學校、蓋醫院、建立安老院、教養院、中途之家等。教會對社會的貢獻以及許多神父、修女們的功績是不可抹滅的,然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原本堂區應該扮演社區服務中心的角色慢慢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特殊服務的教會機構,這些機構對台灣社會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教會資源過度集中在機構也是不爭的事實,大多數的教會機構擁有足夠的專業人力、經費以及修會或教區的奧援,從事單一專業的社會服務不是難事,反觀多數堂區缺乏專業人員、經費,想要福傳卻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健全堂區的禮儀和牧靈工作尚可運作,但是人數較少的堂區在牧靈方面儼然已捉襟見肘,空談福傳的情況便屢見不鮮。

 

教會機構和堂區不加以串連,許多資源很可能會在無形中浪費,甚至外界也會因此只認識局部的教會,因此,「彼此合作、資源共享」恐怕是台灣教會要解決福傳窘境唯一的一條路,例如:機構可以提供堂區專業知識和專業人員,甚至外派社工至堂區設置服務點,堂區則可以與機構分享志工人力和場地,機構不但可以省下招募志工和租借場地的開銷還可以擴展外展服務的機會。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和萬華的小德蘭朝聖地合辦社區老人活動中心可以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剛開始由醫院社工輔導堂區籌備,以機構名義向政府申請開辦經費補助,堂區則提供場地並號召教友擔任志工,當舉辦健康講座時,醫院協助安排專業醫護人員充當講師,堂區則負責在社區宣傳,邀請附近長者來參加。

 

如果每個教堂、機構、醫院、學校都能設立一個社區服務中心,光是台北總教區就可以設置529個點,全台灣可以設置1370個點,如此綿密的服務網,相信那些想要認識耶穌基督的人不至於找不到我們。若有可能,我會建議每個服務中心都以相同的標誌供民眾辨認,並且透過統一的志工訓練提供有系統的服務流程,服務的社工和志工皆配戴專業的識別證,遇到無法處理的個案相互轉介,若服務中心位於名勝風景區或交通要塞,甚至還可以利用當地特色或地利之便,提供朝聖、民宿、優惠停車等附加服務,絕對會吸引社會大眾對教會產生好感,進而衍生慕道的動機。其實,福傳不能只是單一、偶發的活動,更不能是意識型態的文宣、廣告,雖說福傳活動要有創意,但是活動之後的永續服務也是不可或缺,一個可以提供綜合且全方位服務的社區服務中心不但可以成為教會對外的單一窗口,也可以落實福傳的真正精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社會 社區發展 教會
    全站熱搜

    社區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